02书屋 > 名侦探夏贵妃 > 第124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 乱战

第124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 乱战


“这是两国交战,  只要我们接家眷时趁机杀入城中——”

        “你们赢不了。”

        “魏主好自信,你背后可是好不容易救回来的大魏,你就不怕输?”

        “我不会输,而且这一战,  我要北燕亡国。”

        裘将军见过太多战场上的画面了,  他见过万人围剿一座数人坚守的孤城,也见过几千人追杀几万人的溃军。

        都说兵家胜败无定,  但他们这些老兵都知道只有一种人常胜不败。

        就有那种没有想过输的人。

        一旦开战,  便没有败战这么一说,  倾举国之力碾压、消耗、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打不赢,就打到赢为止。

        沙场一照眼,视死忽如归……脚下这燕国的官场里磋磨了多年,他早已忘记啸云军当年也是这般的威名。

        裘将军浑浑噩噩地回到啸云军阵中,  他的生死兄弟们围上来问询,  听到魏主就在前面的燧州城时,  一个个诧异不已。

        “燧州城小,  至多两万魏军,他怎么敢……不对!”

        “你们还记得当年这魏主渡江奇袭朔京,  半寸之差,显点杀了陛下的时候吗?那时候他也只带了两万人!”

        所有人脊背发凉。

        魏主敢在燧州这小城里现身,  就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他这七年间从未忘记过当年只差一寸的胜败,  还是当年的两万人,  他要用这两万人和他们见分晓。

        “尔等还在等什么?!”后面的监军太监一听燧州城里兵力不多,  一时间大大地松了口气,  “我军五倍之于那魏军,  尔等冲过去就算填也把燧州城填平了,  还在磨蹭什么?”

        “公公。”啸云军的将领们艰涩道,“燧州城是我啸云军三年前的驻地,有我啸云军将士的家眷,足有近万人。眼下……眼下那魏主……魏军大将称,可以先接走我们麾下军士的家眷,再堂堂正正开战。”

        那监军太监脸色倏变,站在马车上道:“哈?你们在说什么鬼话!你们这些贼配军,胆敢贻误军务不成?”

        “可开战之前,陛下也未告诉我们战事要在燧州打!”

        监军太监急道:“废话!要是提前告诉你们转移家眷,魏国皇帝哪敢过来——”

        他急赤白脸地说出这句话之后,忽觉失言,但打住话头时已晚了。

        平日里唯唯诺诺的将军们一个个挺直了脊背,尤其是那裘将军,一把将那监军太监从马车上扯下来,抓着他的头发厉声喝问:

        “说清楚!是不是朱明要拿我们将士的家眷为诱饵引魏军过江!还放了鞑子过来,你们要屠城是吗?!”

        监军太监终于恐慌了起来,结结巴巴道:“没、没有的事!陛下向来视啸云军为左右手,怎会轻易割舍……陛下发话了,只要这一仗杀得了那魏主,往后有的是魏国的妇孺供你们挑……”

        “畜生!”裘将军大怒,一脚将那监军踹在地上,拔出刀来,“人生在世,连妻儿都护不得,算什么丈夫!”

        其他将领慌忙拦住他:“裘四哥!想想公西将军,将军还在朱明中军大营!”

        “将军幼承秦公规训,岂忍得了这等荒唐之事!”

        “那还有小姐呢!你忘了,国公爷唯一的血脉还在朱明手上吗!”

        还有秦不语。

        裘将军清醒了过来,年近不惑的老兵,眼眶发红地看着同僚:“我如何不想救小姐,可我们的将士便不是人?凭什么就要为了朱明那心狠手辣的东西去死?”

        苦涩的情绪在每个人脸上蔓延。

        北燕看似强大,实则穷兵黩武,不擅经营。尤其是朱明为人高傲,供养军队全靠压榨黎民百姓,北燕朝廷里腐臭难闻,让他们这些沙场血性之士,低眉顺目地讨好那些官宦,只为能讨得一些薄饷。

        监军太监听到了他们的话,唯恐他们真的反了,捉住他们的话头道:“你们好生想想!公西宰和秦姝就在陛下的中军里,你们胆敢临阵生异心,就是要他们死!你们就会是让秦家灭门的凶手!”

        裘将军终于忍无可忍,钢刀正要高高扬起,便又那燧州城下三扇城门全开,一户户拖家带口的百姓带着恐慌的神情从城门里走出来。

        直到看到啸云军的旗帜之后,那些百姓们才加快了脚步,一直到啸云军阵前,城池上也没有弓箭手出来射杀。

        什么埋伏都没有,就这么将啸云军的家眷主动送出来了。

        “夫君,那……那魏国的官军说要和你们打仗,叫我们去羊头山上暂时躲一躲,这、这可当真?”抱孩子的妇人惶惑地看着从阵中涌出来的啸云军将士。

        “他们可有为难你们?”

        “没、没有,魏国的官军来了之后,就把南城门开着,百姓想走、想留都可以,他们还说,两国交战,外面凶险,若愿意留下的,他们必保护我们周全。”

        一股酸楚涌上喉腔,每个啸云军将士都无言地看向那几个做决断的将领。

        半晌,裘将军朝那监军太监啐了一声,命人将其打出去,提刀上马,大声道:“若单是咱们啸云军的兄弟,赤条-条无牵挂,反了便反了,左右不过头一颗,十八年后还是条好汉!但军中将士们已在燕地诸州安家,朱明若不死,累祸岂止我等!更莫说公西将军和小姐!这一战要打,败了我等便认了,胜了我大不了赔他一命,酬他这番仁义!”

        沉重的铁甲声从城门里缓缓涌出,于燧州城外铺开阵势。

        刀出鞘,弓在弦,这是当今最精锐的两支军队之间的对峙。

        “盾兵走新月,左右各张翼!”

        “破云营、穿云营,雁形掠阵!”

        “镇云营三十步一进,平戎万全阵!”

        远处的城门处,啸云军的阵法变幻,空气里传来熟悉的血与火的味道,周围的将领们脚下的马匹都亢奋地磨起了蹄子。

        魏军这边对上啸云军变幻无穷的阵势,并未自乱阵脚,而是结成最普通的方阵,齐齐踏出一步。

        “全军,压前百丈!”

        玄红的魏军,暗蓝的啸云军在燧州城前的雪坡上终于交上了手,铿锵兵刃的交击声一传来,双方压抑着的战吼陡然爆发。

        “杀!”

        魏国的中州大营已经多年未征战了,此时与啸云军这一老对手一交手,将领的观战声中夹杂着一丝兴奋。

        “陛下,这啸云军不愧是秦公手下的精锐,行阵流畅,连士卒的步伐都这般整齐划一,当真精绝!咱们当年败在这等英雄手下,也不枉沙场走这么一遭!”

        将领们兴奋地讨论着,却许久未听封琰说什么,斗胆一望,却见封琰眼底罕见地有些悲悯。

        “陛下,有何不对?”

        封琰缓缓道:“这么多年了,他们还是布甲。不止如此,北燕分明背靠鞑靼,啸云军骑兵的马匹却还如此瘦弱。”

        他手下的将领们一个个喉头哑然。

        激赏是真的激赏,但他们看向身边随便一个年轻兵卒,腰上挂着的破甲弩,就能随意击穿那身经百战老兵身上的布甲。

        眼前也正在发生这一幕。

        最先从瘦马上倒下的,是一个啸云军中的骑兵,他气势万钧地从斜翼冲来,一手倒钩梨花枪,若冲到阵前,必能带走一颗人头。

        但一支小小的弩-箭从盾甲缝隙里射出,这样近的地方,弩-箭瞬息穿过他肩上的布甲,穿肩而出,让他重重落在地上。

        倘若那不是布甲,他或许就能拿到一颗人头了。

        灵巧的变阵,终究及不上这惨烈的装备对比。

        “陛下,有我军这新弩在,当世无人可败我大魏!”将领们激昂道。

        然而封琰却不为所动,淡淡道:“……战阵称霸的时代终将过去,或许再过十数年,我们还拿着这些□□时,飞□□、火铳那些东西也能把我们也打得丢盔弃甲。”

        将领们纷纷一愣,继而笑道:“陛下是说那些满身膻臭的外夷在炀陵城到处叫卖的那新式火铳?炸膛都不晓得炸多少次了,刑部天天在抓,陛下怕是多虑了吧。”

        多虑?但愿是多虑。

        封琰将目光重新放回到眼前的战阵上。

        和鞑靼人交手时不同,啸云军虽然已足够小心,但压不住魏军更精良,像是一头撞上了铁山一般,被顶得节节后退。

        “再进二百步,转守势。”封琰道。

        “陛下何不直接率人杀入阵中?”

        封琰用鞭子指着啸云军后方:“山后有鞑子离开时留下的砲车,他们可不是傻子,见白刃战失利,索性佯败,想引我们进砲车的范围。”

        砲车是攻城的,但打出去的是碎石,漫天石头雨落下来,一样能打散他们的阵型。

        他们若冒然进军,只怕要损失惨重。

        众将领羞愧道:“是末将等人疏忽大意。”

        军令即刻传了下去,啸云军这边见魏军逼退他们之后便迟迟不动,便知道对面的魏主已经看穿了他们的砲车调度。

        “怎么办?他们那重甲方阵固若金汤,难啃得紧。”

        “这,断不能让他们杀到桐州那里,否则将军和小姐都不保!至少要拖住他们。”裘将军一咬牙,道,“我去诱敌!”

        说罢,他便打马冲上阵前,一剑扫开缠斗中的两方大军,剑指封琰,搦战道——

        “兀那魏将,敢与我效古人阵前决生死否?”

        这都几乎只有话本上才有的老规矩了,两军交战,下面的士兵先不出手,由大将打头阵比斗,胜者士气大涨趁势掩杀。

        但这年头谁讲这个,哪个将军敢带头冲锋,一顿乱箭下去管将其扎成筛子。

        那裘将军已存了取死的心,然而魏军却在一道令旗下当真住了手,缓缓退开一条防线,随后让开一条路。

        墨蹄玄驹被幽微的雪光照得肌肉起伏,不失优雅地走到阵前。

        久违地,封琰提起了他那口刀,抹去刀刃上所沾的雪花,道:

        “将军是聪明人,我胜之后,啸云军自此解甲归田,换我护你们。”

        已到阵前,裘将军强忍住诸般复杂的心绪,硬气心肠道:“他年若隔世,拔剑谢明主也无妨,但今日,我啸云军无论如何要拖住你!”

        封琰看着啸云军阵中打马上前的诸多旧面孔,道:“你们尽可齐上,但最好想想——这一仗,是谁拖住谁?”

        一道军报从啸云军后面传来,如同闪电撕开黑夜。

        “报!陛下中军遭伏,三江会阵前倒戈一击,陛下急传啸云军回援!”

        ……

        形势原本不是这样的。

        桐州一座低矮的孤城,朱明费了那么多心思,又是和亲、由是归还先帝,引诱魏主亲征,为的就是把他了结在桐州。

        即便魏主率残军退回魏国,那也来不及了,他还有后手——朱瑶兮正带着封逑在炀陵篡位,他们便可趁魏国内乱一举杀过去。

        但所有的一切,前提是,朱明得在正面战场上挫败魏军。

        无论是大胜、小胜,只要赢,他只有赢,这场弥天盖地的江山大计才能得成。

        直到,已经烧到城墙下的烽火陡然逆卷回了燕军余下十几万大军的阵中。

        “陛下,鞑靼十二部畏战,说如今西陵公主不在北燕,他们吃了亏便不愿为先锋,要观望形势才肯出战。”

        “那就攻城,再探再报!”

        这一等,又过了小半时辰,等来的却是他的监军太监密报啸云军与燧州城的不明魏军阵前勾连,有所异动的消息。

        口出反言,但阵前还没有反,好歹是正在和魏军拉开了架势交战。

        坐镇中军的朱明显而易见地焦躁起来,但他看了一眼身侧坐着的秦不语,却又不觉得啸云军有那个胆子反水。

        遂招来了坐着轮椅的公西宰。

        “公西将军,当下情势,以何取胜?”

        公西宰看了一眼沙盘,道:“如今可见魏军早有布置,首要之务,便是防范燧州城的魏军来援桐州。”

        “可他们人马不多,即便来了,围而歼之岂不稳妥?”

        公西宰马上道:“陛下也是军中之人,岂不闻大战最忌‘多变生乱’,按原定战略攻下桐州城才是最稳妥的,若放任他们来,就是‘敌不变而我军变’,对我们断无好处。”

        这是兵法的老生常谈,但朱明刚听了密报,对“军变”这两个字尤其敏感,眯起眼睛打量公西宰。

        “朕自然知晓,可啸云军自诩阵法无敌,却与那燧州城的魏军相持甚久,将军不觉得奇怪?”

        公西宰沉默了一下,道:“或许是那魏军精良远胜于我等,这才如此难缠。”

        “是吗?”朱明沉下脸色,问秦不语道,“秦氏,你可曾见过你祖父麾下的啸云军,几时五倍之于敌手却久攻不下?”

        秦不语微阖着眼,道:“民女只知,若仇窛在我眼前,便要不计一切报仇雪恨。”

        朱明冷笑了一声,终于下了决断:“回调啸云军!”

        “陛下不可!”公西宰几乎要撑着轮椅站起来,“临阵抽兵,待魏军勾连成势,我军重兵围城之优势便不存了!”

        “现在若不传,难道等他们从了魏军,从背后给朕一刀?”朱明道,“魏国与秦家仇深似海,见面必厮杀见分晓,岂有阵前勾连之意!调三江会诏安大军防在大军右路,以免生变!中军从速攻下桐州城!”

        公西宰只能缄口不语,他晓得朱明杀心已起,但碍于他在军中威望,此时还不会直接动手。他同秦不语对视了一眼,两人同时垂下眼睛。

        直至天色渐蓝,突然一阵哗乱从外面传来。

        “陛下!三江会不听军令,进入中军时突然倒戈入阵,正往中军大营杀来!”


  (https://www.02shuwu.cc/722_722976/918977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wu.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