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带着空仓库回八零 > 第117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 笔墨纸砚

第117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 笔墨纸砚


看完升旗,  林念看了看时间。

        火车票是晚上八点,现在还是早上,这时候去火车站也是等着。

        她仓库里还有不少鸡蛋和西瓜,  但她在京市只剩下这最后一天时间,她不打算再卖,简单收拾东西之后,  开始在京市四处闲逛起来。

        主要是买一些具有京市特色的糕点之类,回去好多家都可以分。

        于婶家里、吴老师家里、袁桂花、董福妮,  饭店里的朋友,  包括批发市场的婆婆和胡老板他们,  反正这些东西都不是很贵,  拿回去送礼挺划算的。

        买好的东西,  她全部放到了仓库里。

        回去时的借口也好说,就说是东西临时存在火车站附近,然后骑上三轮车出来拉货就可以。

        但走着走着,  她的手上莫名拿了不少零食。

        冰糖葫芦、驴打滚、豌豆黄、糖火烧,趁着新鲜出炉,每一样刚买到,  都要尝几口,实在吃不下,才会找机会偷偷放进仓库里。

        除了购买吃食之外,  她还特意在京市逛了逛,看看一些书里总提起的四合院。

        四合院在故宫边上多,  看了升旗再沿着路往前走,就能见到好些四合院,有些一看就很贵,也有些瞧着破破烂烂。

        多走了一会儿,  林念瞧见有人在谈四合院的买卖,旁边还围了不少人,忍不住上前凑热闹。

        “80万,坐地起价都没有你这么闹的!”

        “就80万,一个子儿都不能少,爱要不要!”

        “这一片又不是只有你这么一家四合院在卖,这么贵,看你卖给谁去,老子不伺候了!”

        几乎是林念刚走到人群边没多久,对话的双方就不欢而散,声音还很大,听着很凶的样子。

        她嘴里还含着一颗糖葫芦,这会儿完全不敢咀嚼。

        不止是她,围观的人群也都屏息静气。

        直到甩手的那人离开,这人群才热闹起来。

        “这房子涨的忒快了,早两年这四合院才多少价?”

        “也就二三十万吧,再早点几万块都能买到一套,不过现在外头楼房价格也贵,现在国家在管控吗?没准再过两年房价就跌了,这会儿拿那么多钱买四合院,回头跌了不是还亏了吗?”

        “这倒也是。”

        林念在一旁听着,抬头看了眼,她看不清四合院里头是什么样的,但眼看着喊价80万的户主回头走进自家院子,视线还是透过缝隙往里看到了一些,她不太懂房屋结构什么的,但这一眼看去,里头确实是特别大,而且特别有不一样的感觉。

        她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口袋。

        她跟别人不一样,她是从98年回来的,很清楚后头房价不会跌。

        京市的四合院,要是能有一套的话,该有多好?

        可她哪里来的80万?

        想到这里,她在心里长叹一声,目光依依不舍地在四合院门上停留了一会儿。

        以后吧,要是能攒到这么些钱。

        离开这个片区之后,她又走了一会儿,看到一个“古玩一条街”,抬脚走了进去。

        进去之后,她见到了许多之前从来都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的东西,可算是大开了眼界。

        就比如这会儿,她手里拿着冰糖葫芦,在一个摊位旁站着,糖葫芦凑到嘴边轻轻咬了一口,以最小的声音咀嚼着,看着摊位上五花八门的东西,听着摊主使劲吹自己的东西多好多好。

        “这东西可是正宗的宋代物件,我不多收你的,一口价,3万块钱,您要,咱这笔买卖就算成了,您不要,那也无法,权当交个朋友。”

        林念站在一旁,囫囵听着,反正就是听个热闹,她没有那个看古董真假的水平,自然不可能花大价钱买这些东西。

        看了一会儿,见双方都没有要交易的意思,她自己就觉得没意思了,嚼着糖葫芦往别的地方走去。

        古玩街里的东西很多,贵的好几万甚至几十万,便宜的几毛几分都有。

        一路走过去,她还听着有人闲聊,说要是运气好,能在这些摊子上捡一些好货,没准转头就能卖出几十倍的价格,简直就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实在是遇上价格贵的真货,手里头有钱买下也成,在家里藏上两年,可能也能翻几倍,也是好生意。

        “怎么,听着心动了?”旁边铺子的老板跟竖起耳朵听“闲话”的林念说话。

        “我也不懂,人说的都是买赚的情况,要是买亏了,岂不是很惨?”林念眨了眨眼睛,她就坐在人家铺子边上休息,听对方说话有些不好意思,手里的豌豆黄递过去,“老板尝尝?”

        “刚吃过饭,我就是闲着无聊跟你聊聊,”老板笑了,“听你的口音,不是北方人吧?南方的,而且还是苏杭那块的人?”

        林念微微瞪大眼睛:“这能听出来吗?”

        “这怎么不能听出来,”老板笑的大声,“那你说说,你要是在你们那里听到我们这样的口音,能听出来吗?”

        林念仔细想想,恍然大悟地点头:“能,好像是可以的,不过老板好厉害,能听出我是苏杭的,我确实是从杭城过来玩的。”

        “我就说呢,”老板依然带着笑,“你们南方人跟我们北方人是不太一样,不仅说话,坐姿都不一样。”

        林念对这些不太了解,正好也没事,就跟老板聊了起来。

        聊了一会儿,有客人过来看东西,林念顿时不再做声,看客人弯腰选东西。

        这个老板卖的是笔墨纸砚,既然是在古玩城,他的摊位上也有一些“古董”,但他说话是另一个话语,只说叫看的人自己挑,挑中好的那就是运气好,挑中不好的打了眼,那他也没办法。

        客人这一听,果真自己看了起来,看了好久都决定不来,犹豫一会儿之后,挑了一个价格相对便宜的砚台。

        “能看懂吗?”老板回头跟林念说话。

        林念摇头:“看不懂。”

        说完,她的目光炯炯地落在老板的摊位上。

        老板扬眉:“怎么,你也要挑一挑?”

        林念犹豫片刻,立即点头,拎着手里的一堆零食站起来,在老板的摊位前蹲下,看了好一会儿之后抬头看向老板。

        老板抱着手臂:“你也是客人,既然是客人,自然是一视同仁,有想要的你自己挑。”

        林念又把视线放在摊位上,又看了好久,再次抬头:“老板,我不会挑,您帮我挑一个吧,不用特别好,挑个最便宜的。”

        老板坐着矮凳,听到她的话的一瞬间,几乎坐不住,好不容易坐稳,无奈看向她:“你要挑最便宜的,来古玩街做什么?”

        “我原先也没打算买砚台啊,”林念实话实说,“我就是听说这里很有趣,过来凑凑热闹,而且老板你是专门做砚台生意的,肯定很会挑砚台,这上面摆着的砚台肯定没有特别差的,我买回去练练字。”

        老板无奈,听她这么说,想着这生意也能做,指了指自己摊位上的东西:“那你随便挑,挑合你眼缘的,看着特别新的那些,价格都不贵。”

        林念立即笑着点头,在那一堆看着特别新的砚台里挑了起来,她之前看好的也是这些,那些旧的,她觉得不适合拿回去写字。

        老板看她挑的认真,跟她数了数:“笔墨纸砚,你有了砚台,笔墨纸也要配上,索性买全套回去,再买两本字帖,只要你别想着买老物件,价格都不会太贵。”

        林念也想着这事,索性在老板这里买了全套的写字工具。

        她确实不懂这些,挑的时候也是看着自己细化的样式选,但她能感觉到,这摊位上的东西确实跟外头有点店里卖的不太一样。

        要是她自己去外头店里挑,可能会挑到最不好的,现在就好了,怎么挑,挑中的都是中等往上的品质。

        而且她一开始就说了买新的,老板并不会给她报高价,等她选完后,定的都是市场普通笔墨纸砚的价格。

        “你真打算好好练字?你这个年纪,想要专心练字可不容易。”老板说道,他做的就是这行生意,对愿意练字的人也要相对更在意点,见林念认真,忍不住多说了一句。

        “没关系,不用练的特别好,”林念认真说道,“我的资质本来就不是特别出众,能练成普通人的程度就差不多,而且写好字也没有坏处。”

        “这倒是,”老板笑了,“不过写好字也好配好纸,我给你写一些适合写大字的纸,回头你照着我写的去专门的店里买,你要是想要练好字,纸张是很重要的。”

        “谢谢老板。”林念连声道谢。

        离开古玩街的时候,她手里跟别人一样拎着大包小包,不过别人拎的是“古玩”,而她手里拎着的是一大袋笔墨纸砚。

        出去之后,她立即找了个机会进了一趟仓库,把折叠起来的纸张平铺放在仓库的架子上,其它的东西也都小心翼翼放在旁的地方。

        确认不会弄坏之后,她才拎着一个“换了物”的袋子停车的地方走去。

        时间差不多,她开着三轮车到租车公司,把车子还回去。

        这几天她开着三轮车四处乱跑,卖了不少东西,但绝大多数的时候,三轮车上其实是没有东西的,也不会有重量压下,所以这几天时间,三轮车的损耗不过是开着跑的小小损耗而已。

        对方确认没问题之后,收下租了这几天的租金,把押金还给她,解了合约,这桩租赁交易就算完成。

        租车公司离火车站不算太远,时间也到了将要开车的点,她没有再折腾,踱步往火车站走去。

        晚上八点整,从京市开往杭城的火车顺利开启。

        17个小时的车程,晚上八点开车,第二天下午一点才到杭城。

        一贯不擅长跟陌生人搭话的林念这一次也跟之前几次一样,安然抵达杭城。

        下了火车之后,她明显感觉到杭城的温度要比京市高上一些。

        杭城的春节每年都是这样,一年当中春节的这几天温度并不是最低的时候,相反,还总能遇上风和日丽的好天气。

        林念先回了一趟住处,之后按照之前想的,骑着家里的三轮车出来拉东西。

        重新回到火车站附近之后,她特意先给批发市场里的几人送去了从北京带回来的特色点心。

        胡老板和李老板自然是高兴的,但双方是生意关系,倒也没有多说什么。

        缝纫店的婆婆见到林念,脸上一喜,没等林念说话,就从后头拿出了一条红线织成的围巾:“年纪大了,眼神不好使,也不知道能给你做什么,好在织围巾简单,原先想着得年后才能见到你了,这下好了,年前就能看你戴上围巾。”

        林念低头,看着对方手里的围巾。

        是纯红线织成的,但仔细看会发现并没有那么简单,其中还有许多小细节,要织成肯定需要费不少的功夫。

        她低下头,让婆婆把围巾围在自己的脖子上,喜滋滋地拎着长围巾,在脖子上绕了一圈。

        “谢谢婆婆,”林念微笑,“婆婆给我织了围巾,我拿来的东西婆婆可绝对不能不收。”

        婆婆微微皱眉:“你这不是破费吗?”

        “那我不管,要是婆婆不收我的东西,我也不要婆婆的围巾了,”林念耍赖道。

        “你这孩子,”婆婆抬手,在林念的手臂上拍了一下,“总说不听。”

        林念嘿嘿一笑,提起手里的东西,推到婆婆怀里:“都是京市的软和糕点,婆婆是能吃的。”

        婆婆无奈,只得收下她的东西,却还是继续劝道:“最后一次,下次可不能再给我送东西来了,你再这样,我要不高兴的。”

        “好好好,我敢保证,肯定不会有下次。”林念立即说道。

        ……

        吴老师家里。

        “不会有下次了,吴老师放心,绝对没有下次!”

        ……

        “你真都这么说啊?下次就不送了?”董福妮拿了她要的特产,把钱给林念,听林念说起前头送礼的事,忍不住问道。

        林念理直气壮:“下次复下次,下次何其多!”

        一旁的于婶不禁笑出声。

        董福妮也笑了起来。

        林念看着他们的笑容,默默拿出两大盒糕点,一边送了一盒。

        于婶皱眉:“小林,你这出去一趟,花多少钱啊?”

        “我有了,这不是已经跟你买了么,不要,你拿回去吧。”董福妮也皱紧眉头。

        林念举手:“你们放心,不会再有下次了!”

        这话一出,众人先是一愣,然后很快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我算是看明白了,小林愈发聪明了,这都知道‘先发制人’了?”于婶笑道,“行,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这京市的糕点可不好买,不过你这‘下次复下次’……可有点耍无赖啊!”

        林念眨了眨眼:“有吗?我没说过的。”

        话音落下,屋子里又是一阵笑声。


  (https://www.02shuwu.cc/722_722972/560737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wu.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