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明太子我的隐藏人格被老朱揭晓 > 第61章 开诚布公

第61章 开诚布公


"其次……"

  朱元璋清清喉咙,继续道,

  "朕许久未临朝,借此机会,各位可直言无讳,报告近期状况,也为朕孙树立榜样。"

  朱高炽闻言,目光闪烁,皇祖父是要替他树立威信。

  "陛下,臣有事禀奏!"

  兵部尚书上前,手持一卷白色帛书,看来是紧急之事。

  "近日,云南战事暂歇,部族退避,然而御医竭尽全力,仍未寻得良方,大将军沐英昨日病逝。"

  朱元璋闻讯,眉头紧锁。云南毒物繁多,治疗本就艰难,沐英中毒的消息传来,他已有失去这位义子的心理准备。

  "朕明白了!大将军一生征战,身后之事务必妥善安置。"

  "陛下,此事过后,云南部族不可掉以轻心,不知陛下有何安排?"

  确实,云南的局势错综复杂,朱英的部队在那里驻守了整整三个年头,却未见显着的突破。要征服这片硬骨头,需得深思熟虑,步步为营。

  兵部尚书的禀告让朱高炽陷入了沉思。云南对大明而言,是个举足轻重的地区,其独特的气候条件能为帝国带来丰富的经济作物。一旦收复云南,大明的国力无疑将再上一层楼。

  朱元璋沉吟片刻,没有立即回应,而是转向朱高炽,期待着他的见解。

  “孙子,你对此有何看法?”

  目睹这一幕,众臣心中无不惊讶。即便是以往太子陪伴皇帝,也未曾拥有如此主动的决策权。太子多数时候仅是旁听学习,连奏章都不曾触及。

  “依我之见,应追封沐英大将军,将其遗体安葬于云南。此举既能抚慰军心,也能让大将军见证云南的变迁。”

  “至于云南,三年的军事投入已证明武力并非上策。我们应该转变策略,尝试与当地的部落建立联系。大明是个包容并蓄的国度,如果我们能理解并接纳这些部落的文化,将他们融入大明,这将是莫大的福祉。对于封闭的部落,若武力无法开启其心扉,唯有从内部瓦解。大将军的军队在云南驻扎多年,想必对丛林深处的部落已有一定了解。”

  若能以和平手段化解冲突,无疑是最佳选择。

  “凡在我大明领土上生活的人,皆是我大明的子民。所以我们既要派人与他们沟通,也要派遣密探深入内部了解。我相信不久后,这些部落就能与大明建立起正常的关系。”

  “世子殿下的高见,微臣心领神会!”

  兵部侍郎眼中闪烁着钦佩,果然不负陛下厚望。

  “陛下!”

  户部尚书见状,适时上前。

  “玉票这两天正式发行,在京师已售出普通玉票二十万张,印有陛下画像的玉票三千张,以及各类货票、车马券共五万三千张。”

  朱元璋闻言,脸上洋溢着欣喜的笑容。短短两日,玉票的销量如此可观,实在出乎意料。要知道,京师常住人口不过五十多万。

  “总收入二十八万六千四百三十两白银!”

  这个惊人的数字在场中引起一片惊叹,小小的玉票竟有如此聚敛财富的能力,令人难以置信。

  朱高炽则淡然一笑,毫不惊讶。玉票的经营模式前所未见,一旦百姓认识到其便利,必然争相购买。

  "哈,妙极了!"

  朱元璋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笑声洪亮回荡。

  过往户部的报告曾揭示,一个省份一年的开支大约是三十万两白银,而现在仅数日便能收回成本。国家富裕了,才能制定更多计划,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增强国家的实力。

  "把这个数目铭记在心。"

  他对户部尚书吩咐道。

  "制成一幅字悬挂于户部的支柱上,让你们时刻铭记,不断鞭策自己做得更好!"

  "微臣明白,日后定当鞠躬尽瘁!"

  户部尚书恭敬地叩首,表达坚定的决心。

  "你起来吧,只要不忘记你说过的话就好。"

  朱元璋示意他起身,然后转向孙子:"孙儿,你是驿站改革的推动者,如今改革大获成功,你想得到何种奖赏呢?"

  朱高炽本想推辞,但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随即靠近皇帝的耳边低语。

  "皇爷爷,这些繁文缛节太复杂了,能否帮我免去呢?"

  朱元璋先是一怔,随即笑出声来,他没想到孙儿的想法竟与自己如此契合。

  "好,你皇爷爷答应你这个请求。"

  "拟旨,赐燕王世子一枚龙纹宝玉,遇王以下官员不必行礼,见朕只需鞠躬,一切礼节从简,自今日起生效!"

  朱元璋取下作为玉票图案的玉佩,交到朱高炽手中。

  "多谢皇爷爷!"

  "咱爷俩还用得着这般客套吗?"

  朱元璋扶起欲行大礼的孙子,满脸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广场上,一人目睹此景,脸上掠过一丝不满。礼节是祖先传承的规矩,岂可随意废弃。

  "陛下,臣以为,君臣应有界限,燕王世子对礼节的认识尚浅,需至上书房学习,恳请陛下剥夺世子殿下监国之权!"

  目光随声音望去,方孝儒一脸严肃,板着面孔。


  (https://www.02shuwu.cc/3525_3525434/1111109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wu.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