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全家穿:扛着键盘去逃荒 > 第209章 全麦面粉

第209章 全麦面粉


金黄的麦穗被一堆堆摊晒在平整的地面上,已经暴晒过三五日,早已干的透透的。

  沈清松把麦子一袋袋装车,放到家里的牛车上,拉去河边的磨坊里。

  这个依靠水车带动大型石磨转动的水力磨坊也是沈清远提议修建的。

  夏工还特意过来给过建议。

  水力磨坊修建好之后,村里人会去里正那登记排队,轮流使用。

  沈清远家今天磨麦子是插了队的。

  这也算是徐里正给沈家的一点小小的特殊待遇吧。

  十亩地的小麦,沈清远家收到六千斤麦子,留了二百斤颗粒饱满的做明年的种子。

  剩下的都被分批拉到磨坊脱壳。

  沈清松:“今年咱家麦子收了四十石!比之前咱们在老家的时候,多收了近三成!”

  四十石,换算成斤是1:120,也就是4800斤。

  照比现代麦田一亩地600-800斤的产出来说,这个产量实在算不上高产。

  可在这里,每亩地四百八十斤的产出,就已经算是顶顶好的出息了。

  水磨坊日夜不停歇,连着转了三天才把沈清远家的麦子磨完。

  沈奶奶看着一袋袋的麦粉堆放到仓房里,心里感到无比踏实。

  自逃荒以来,唯有握在手里的粮食才能让她有安全感。

  “今晚给你们烙饼子吃!

  老三媳妇儿,你给炒点辣椒肉酱,让他们卷饼子吃。”

  “唉,娘,我这就去弄。”

  夏芸娘笑着应声,起身去忙活。

  现在她跟沈奶奶的关系越来越自然了。

  经过这一年来的相处,彼此间的疏离感渐渐散去,更多的是,生活在一起久了之后自然而然产生的默契。

  晚上的这顿饭吃的大家格外满足。

  麦香扑鼻的全麦饼子卷上菜园子里刚拔出来的小葱和生菜叶,在抹上一勺夏芸娘秘制的辣椒酱,一口下去,还能吃到咸香入味的肉粒,那滋味别提多好吃了。

  沈圆圆一口气连炫了两张饼子,撑得小肚皮圆溜溜的,摊靠在尕四妞身上一动不动的‘发饭晕’。

  其他人也都吃撑了。

  这饼子实在,死面的全麦饼子,一张足足有八寸大,家里几个大小伙子一人分上三四张饼子,在来碗小白菜蛋花汤,个个都要扶着肚子出门。

  沈正康收拾桌子捡碗筷的时候不禁跟弟弟感慨:

  “现在这日子可真好~顿顿能吃饱不说,还总能吃到肉和细粮,这搁以前,咱们想都不敢想。”

  回味起刚吃到肚里的美味卷饼,沈正健也十分赞同康哥儿这话:

  “谁说不是呢~虽然现在每天的活儿多了不少,可吃的好睡的也好。

  哥,你看我这胳膊,是不是比去年结实多了!”

  沈正健嘚瑟的伸出手臂,让哥哥看自己现在越发粗壮有力的大臂。

  “你快拉倒吧,咱小叔一只手就能把你撂倒,你啊,还有得练呢~”

  兄弟俩说说笑笑,也不用娘和妹妹插手,自己就把碗筷和桌椅收拾好了。

  现在这已经是老沈家的常态,男娃子下意识的会多加照顾家里的女士们。

  这点上,沈清远的言传身教可谓功不可没。

  麦子收好存放起来,下一步就是要收拢地里的玉米了。

  老沈家兵分两路,沈老大带着两个弟弟在家搭苞米楼子,就是一个简单的木质阁楼,用来存放玉米的。

  这种苞米楼子与仓房不同,将苞米存放在距离地面五尺以上的阁楼里,可以防止玉米堆积在一起通风不到位产生的霉变。

  也能一定程度上减少老鼠虫蚁对粮食的损毁。

  阁楼下面还可以存放怕湿的木柴和农具,可谓是村里家家户户的必备好物!

  另外一头,沈清远带着媳妇儿闺女和尕四妞,拎着两大包袱的红糖和冰糖赶着骡车去县城。

  四人清晨出发,直到午后申时才到河口县城门口。

  验过户籍文书交了三文一个人头的进城费,几人才被放行踏入河口县大门。

  “咱们先去找个客栈落脚,然后去你哥的书院找他,我记得上次禄哥儿回来说过,他们书院是酉时下学。”

  夏芸娘掀开骡车车厢上的帘子,探头望向街道两边的店铺,想找一家适合的客栈供他们今晚住宿。

  与村里人家扛着锄头闷头走路不同,县城的街道上都是衣衫整洁步履悠闲的百姓,丝毫感受不到在村儿里那种紧张急迫的秋收氛围。

  骡车哒哒哒的走在平整的街道上,很快就带着几人来到了一家城西的客栈门口。

  小二听见外面有动静,小跑出来热情的帮忙牵住骡子:

  “客官您几位里面请~敢问您这是要住店还是打尖儿?”

  沈清远将骡车交于小二,让他带骡子去后面喝点水,在喂上些草料。

  “我们住店,麻烦给我们开两间客房。”

  好不容易能出来自己住了,他才不要带着闺女住一间!

  他要跟媳妇儿过二人世界~~~

  “好咧,您稍等~二楼还空着两间朝南的上房,三钱银子一晚;

  还有一楼稍小些的房间,一钱半银子一间,

  客官,您看您要哪种?”

  掌柜的翻着手里登记房间的册子,冲沈清远礼貌微笑。

  看这几人穿着打扮一般,但样貌气度不凡,他也吃不准,这人兜里到底有没有银子。

  “两间上房。”沈清远潇洒的扔过去两锭五两的小银元宝。

  好不容易出来一回,又没有老太太在一旁看着,那自然是怎么舒服怎么来。

  掌柜的动作麻利的把两锭银子往柜子下面的小钱匣里一搂,笑眯眯的吩咐旁边的伙计带几人上楼休息。

  这贵价的上房服务配套自然是好。

  小二不但给提行李开门,客客气气的把几人送到房间里,还贴心的送了两盆温水过来,给几人洗漱用。

  抹了把脸,又换了套体面些的衣裳,一家子收拾利索了,拿好给沈正禄带的东西就去县学书院门口等孩子放学。


  (https://www.02shuwu.cc/3490_3490106/1111094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wu.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