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穿越之一路逍遥 >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不毛之地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不毛之地


      祝岐山小心地把自己的狐狸尾巴收好,镇定自若道,“乔小兄弟,不瞒你说,这些都是历山县的荒地,却也是最容易开垦的荒地,土质不错,位置也好,而且便于水利,唯一不足便是多年未曾耕种过。”

  乔岚这才明白过来自己是掉进了祝岐山挖得坑里,不深,但她却不能张胆明目地爬出来。别看祝岐山笑得一脸和蔼,但人在官场混,哪能没点儿脾气,真当他是弥勒佛,还不如找根绳子自挂东南枝来得快,怪只怪昨日觥筹交错间,自己放松了警惕,买地什么的,问谁买不好,偏偏问祝岐山。

  “祝大人,小生精力实在有限。”县令大人,你的狐狸耳朵没藏好,露出来了。

  “年纪轻轻,正是生龙活虎的时候,别说丧气话。良田好地可遇不可求,而且都是零星散布,想来你也看不上。这些荒地,亩数都是千打头,白送不花钱,而且前三年免交赋税,绝对划算。你想想,只要花点心思,把地开出来,就能白得这么大一片土地,哪儿找这么好的事。”搁后世,祝岐山绝对是房地产经销商的一把手,上一年强卖,给赵地主的五百亩荒地,如今还在艰难地垦掘中,令赵地主每每想起都噎得慌,嚼之无味,弃之可惜……

  “……”乔岚看着手里寥寥几个字的册子,心里想着,如若她不买帐,祝岐山翻脸的可能性有多大:有提前育种和稻田养鱼的因由在,翻脸倒不至于,可一定会不高兴。“祝大人为何不鼓励民众去垦荒。大多数民众都没有自己的田地,只能佃地种,一年到头,勉强混个温饱。如若能拥有自己的土地,他们定然是愿意的。”

  “岂国历来鼓励开荒,只是……成效不大。”祝岐山掂量着字眼说,唯恐打消乔岚的积极性,“民众能看到的地方只有眼前方寸,佃地种,田地侍弄得好,加上老天爷赏脸,温饱不成问题,农闲时还能忙忙其他活计。开荒,以往看来,开荒前三年,土地很难有出息,不过,你短短时日便把西岸从一片不毛之地变成良田,私以为你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再开垦一片,不在话下。这些地,随你挑,有什么要求,尽量提,我尽量与你方便。”

  “祝大人谬赞了。看过东岸便知道西岸本身就是宜耕种的土地,我不过是碰巧遇上,并捡了个便宜。”乔岚可不想乖乖戴上祝岐山扣过来的高帽。

  “乔小兄弟,你就别谦虚了。”

  祝岐山不遗余力地鼓动乔岚开荒,在与他扯皮中,因为顾虑对方的身份地位,乔岚败下阵来,最重要的是,祝岐山说的也没错,如今风调雨顺,没有天灾亦无人祸,想要大量买入土地几乎不可能,唯有垦荒。虽然心里已经拿定主意,她也没有一口应承,只说要实地看一看这些地有无开荒的价值才能决定。

  有乔岚这句话,祝岐山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一样,如若乔岚也跟赵地主一样,为了应付他,胡乱买下一块荒地,那才叫他失望。

  仔细看过手头上的册子,太偏远的不考虑,乔岚最终选了三个地方,两处在历山县附近,还有一处在五里镇漓水河以东。约好第二天去实地查看地况,祝岐山相当于解决了头等大事,然而他才想起媳妇交代的事。

  “林嬷嬷?!”猛地一听祝岐山问起林嬷嬷,乔岚先是一怔,但很快了悟过来,必定是有人看中林嬷嬷女官的身份,想挖墙角,至于谁能请得动县令大人亲自拿锄头锄,想来,除开县令夫人,别无他人。她没等祝岐山开口要人,先是夸赞了几句林嬷嬷,而后表明乔家很看中林嬷嬷,会给林嬷嬷养老送终云云。

  既然人家主仆情深,祝岐山也不好强人所难。送走乔岚后,他心情愉悦地回到后宅,等候多时的吕苗苗当即迎上去,追问他可曾跟乔公子说起林嬷嬷的事。

  祝岐山无可无不可地把乔岚的话说了一遍,于他而言,这些都是小事,但于吕苗苗而言,这关系到闺女日后的终身大事,得知乔岚没有主动把人献出来,她很不高兴,觉得乔岚忒不识相。

  “哼!不识相!”吕苗苗走到一旁生闷气,祝岐山知道她的大小姐脾气,连忙过去劝解,“娘子,乔奕这小子脑子非常活范,他好不好,关系到我的政绩,很可能成为我三年后升迁与否的关键。这些小事,先放一放,别因小失大。”

  听到与相公升迁有关,吕苗苗的气已经去了一半,但闺女的事竟然被相公归入“小事”,她怒起要揪祝岐山的耳朵,后者只有躲的份儿。在人前,人模狗样的县令大人,私底下,其实有点儿惧内。

  叶飞天对于祝岐山半是强迫半是蛊惑自家主子开荒的行径,他十分不以为然,一方面觉得自家主子被欺压了,另一方面看到自家主子一派安然的神情,仿佛又不是那么一回事。离开县衙有一段距离后,他才忍不住开口,“主子,您真的要去开垦荒地?其实不开,祝大人顶多在心里嘀咕两句,不会为难主子的。”

  他也觉得开荒地是吃力不讨好的事,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说,还不一定能把地开出来,但按照县令大人那架势,必然是想三年后,县报里能将荒地记载成山地或田地,好添上一笔政绩……

  乔岚看得出叶飞天的不满,笑道,“不一定的事,先去看看情况再说。其实,祝大人说的也不无道理,如今要买大片的田地,可遇不可求,总不能东一块西一片,如若碰上条件不错的荒地,开荒也是不错的选择。”

  看到乔岚已有成算,叶飞天才卸下心里的担忧。

  隔天,祝岐山亲自陪同乔岚到历山县附近走走,荒地没有界定,看到哪儿是哪儿,而且幅员辽阔,杂草丛生……

  走了一个上午,乔岚很直白地告诉祝岐山,这些土地没有开荒的价值。祝岐山很失望,但也没有勉强她。五里镇还有荒地,祝岐山不便前往,让柳土发陪乔岚去看。

  五里镇在漓水河的西边,而漓水河东边,则是大片的荒地,人烟罕至,因为没什么人过去,所以两岸之间连一座像样的桥都没有,只有一座长达四十米,颤颤巍巍,踩上去还格叽格叽直响的木板桥……怕这桥受不住力,乔岚一行人弃桥乘船过去。

  这片荒地,异常广阔,而且非常平坦,明明接近漓水河便的地方还长了不少芦苇,里面却连草都不爱长,龟裂成一个个小块,是真真正正的不毛之地。

  柳土发得了县令大人的指示,要多说这片土地的好话,让“乔公子”应承开垦,可是,看到这里如此荒凉,比历山县周边的荒地差不是一点半点,他觉得好话什么的实在难以启齿,只好不停地赔笑。

  乔岚将整片土地看在眼里,心理想的却与柳土发等人想得截然相反。这片荒地其实不是荒地,而是漓水河经年冲刷出来的滩涂,雨水丰沛的月份,还会水漫金山,只是最近几年,历山县雨水较少,这片滩涂才逐渐显露出来,变成荒地。这片滩涂以沙质为主,不好蓄水,一般作物难以生长。

  滩涂的最东边,是一座南北向的石山,光秃秃的,连根草都不长,不过倒是一个不错的地界。

  这一天,乔岚并没有给柳土发一个准确的答复,只说明日再来看。

  柳土发是个糙汉子,脑子里只有一根筋,他还以为那是乔岚的托词,正愁不知如何跟县令大人交代,拉着几个属下想办法,他身边一个较为机灵的小个子属下古怪道,“头儿,我看这事,有门儿。”

  “说说!”柳土发也知道他这个属下脑子转得快,忙不迭让他发言。小个子腼腆地笑了笑,“乔公子在历山县看那几块荒地,兴致缺缺,但方才,我觉得他看得很仔细。而且,你又不是大人,他如若不满意,直接说出来便是,哪儿还需要托词。再说,他明日还要去看,定是要认真琢磨一番。”

  “胡扯,这地连草都不长,乔公子能看中它啥。要我说,还不如历山县的荒地呢,起码长了草。”

  “这不是近嘛。”

  柳土发一听,哎哟,还真是这么回事,蒲扇一样的大手一下子拍在小个子身上,把人拍得一个踉跄,“你小子,果然是长了一颗聪明的脑瓜子。”

  “头儿,折了折了,轻点儿。”

  乔岚回到西岸,就把俞大拿叫到书房,说开垦漓水河东岸滩涂的事。乍一听,俞大拿觉得这主意不靠谱,不过他也知道乔岚不会无的放矢。待乔岚讲了滩涂的情况,他还是觉得不妥,毕竟西岸才刚刚起步,又揽下这么大一块地,实属蛮干,而且这还不是普通的开荒,保不准县令大人到时候还要主子立下军令状。

  “你说的在理,不过你无需担忧,我已想到好法子治理那片滩涂,肯定能开垦出来。”乔岚眼里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她顿了顿,继续补充道,“而且,我之前也跟你说过,番薯最适合种在沙地里,那天滩涂恰好是沙质的,如若能开垦出来,日后用来种番薯,刚刚好。”

  乔岚信誓旦旦,俞大拿只有信服的份儿,往常主子轻而易举就能想到好点子,如今,这么有信心,想来一定是有好主意了。

  第二天,乔岚带着俞大拿踏上漓水河东岸的滩涂,叶飞天特地找船将三匹马运到河对岸,主仆三人骑着马,将诺大一片滩涂结结实实地走了一遭。

  这天傍晚,乔岚主仆三人又随柳土发到历山县衙,祝岐山看到乔岚,便知道事情有着落了,顿时笑得见牙不见眼。乔岚要求与祝岐山密探,四人在书房里,说了大约半柱香时间,出来时,每个人都带着笑容,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乔岚的手里,多了一份地契,荒地没有地契,所以这份地契按照山地算,写明了东西南北地界,又做了一个大概的亩数,八千亩。这她自己要求的,以免到时候有人眼红作妖。祝岐山巴不得先写地契,这也相当于军令状,何乐而不为。

  乔家要开垦漓水河东岸荒地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历山县。那片荒地可不小,八千多亩,乔家下得了口吗?比起当初乔家买下西岸,众人的反应相对和缓了些,很多人持观望态度,毕竟,西岸历历在目,乔家太精好似总有妙计,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历山县的大户并没有将乔家开荒的消息放在眼里,毕竟,垦荒谁不会,没个三年五载,想成事那是不可能的,况且,能不能把地整出来还两说,不然,历山县怎会有这么多荒地。

  当然,把消息当一回事的也大有人在。赵地主收到消息,半响说不出话来,没来由的,他觉得自己老了,不服不行啊,完全跟不上年轻人的步伐。而五里镇,曾几次暗地里给西岸下绊子均未成功的钱老爷,虽然不明乔家怎么看上了那片荒地,但本着使坏没商量的心理,他找上祝岐山,暗搓搓地塞过去三百两银子,表示他也想去漓水河东岸垦荒。

  祝岐山淡定地把银子收好,然后从待售的土地册子中,翻找出一块位于漓水河东岸的一片两百五十亩山地,然后叫季主簿把地契送过来……拿着新鲜过户的地契,钱老爷笑得一脸僵硬,他是想去搅和乔家的事,不是要买山地……

  相当初,赵地主想乘虚而入,被祝岐山卖了五百亩荒地,乔老爷算是一步一个脚印,步上了赵地主的后尘。

  乔岚在历山县嫌弃舆论狂潮时,几百里之外的沧海。传说中的灵鱼珠是灵鱼吐出来的珠子,而灵鱼则活在灵湖水中。封啓祥几个在海岛上风餐露宿,几次深入茂林中,封一几个轻功了得,兵分几路,将海岛里里外外都搜查了一边,别说珠子,更别说灵鱼,连湖水都没见着……

  最终,他们不得不相信沧海一个老渔夫的话,他说,他活了大半辈子,见过无数人过来找所谓的灵鱼珠,但从未有人找到过,那根本是骗人的。


  (https://www.02shuwu.cc/1_1676/9607009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wu.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