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我靠仙女人设,纵横诸国 > 第93章 第93章

第93章 第93章


鸟儿们表现的如此明显,自然不止桓珩一人能瞧出来,桯俨站在旁边目睹了全程,自然也猜测到了。

        即便是方才心神跌宕起伏的仲农,在看到盘旋在天边的鸟儿,还有伫立在不远处的卫王宫时,下意识的便能联想到诸萦。

        在其他人还未能作出反应,而使四周显得有些过于宁静的时候,率先动作的是桓珩。

        明明刚刚询问的时候,桓珩虽然看起来神情肃穆,但不过是站着拱手一拜,以此问询,可是当知晓是诸萦以后,桓珩丝毫不在意田间的脏污泥泞,径直朝着摘星台所在的方向跪下,深深一拜。

        “神女仁德!”

        虽然方才桓珩态度也不失恭敬,但同此刻相比,却是明晃晃的有所不同。

        有桓珩在前,底下的人,无一人比他尊贵,自然是跟着桓珩,纷纷跪下磕头,感念诸萦神女的仁德。

        郑重的行完一礼后,桓珩便站起身,他的目光落在阿谀奉承,仍在看似虔诚跪拜的寺人身上,不怒自威的道:“让开!”

        寺人一开始还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只能一脸错愕,小心翼翼的退开。

        然后就见桓珩亲自动手,将倾倒在地上,险些压到完好的幼苗的竹竿捡起,收拾起了暴雨后狼藉的农田。

        寺人这才知道桓珩是为什么,他刚刚跪拜的地方离农田太近了,连忙懊悔的抽了自己两巴掌。

        然后忙不迭的跟在身后,也开始帮着打理这一片狼籍。

        其他人自然也是有样学样,至于仲农更不必说,他比任何人都更加心疼被糟蹋成如此模样的幼苗。

        等到残局被收拾的差不多时,桓珩没有立刻回卫王宫,而是留了下来,在田边的一侧茅草屋安安稳稳的坐了下来。

        既然桓珩都坐在那,丝毫不嫌弃陶罐粗陋,清水寡淡,那么其他人自然也不敢嫌弃,但是桓珩不喜他们围绕着自己,索性将他们驱散到田间之外。

        既然今次下了如此暴雨,附近定然有许多屋舍农田损毁,与其杵在这,倒不如去补救一番。

        有桓珩这番话,不论是寺人,还是守卫,自然只能依其所言,去找活干了。本也可以阳奉阴违,好好地浑水摸鱼,但偏偏总有人志气高远,想要讨好桓珩。

        但既然有人这么做了,其他人自然也不好落于人后。再说了,万一桓珩真的一时兴起,去附近的人家询问他们做的尽不尽心,结果夸赞了其他人,他们岂非白错过了出头的机遇。

        宫里的人,不怕不出众,就怕其他人出了风头,自己却没赶上。

        但如今地广人稀,需要耕作帮忙的人家哪有那么密集,于是都撒开了寻人。

        这样一来,桓珩身边一下子就宽敞了许多。

        他端坐在茅草屋下,说是屋,其实也只有一个顶,四个粗糙的柱子,或许用棚来称呼会更好。就连面前的案几都是石头粗粗磨成了形,底下垫出的四角。

        桓珩跪坐的席子倒是甚好,因为原先只摆了两张破草席,还因为雨水的浸泡而散了形,好在他是带着寺人出王宫的,否则大抵只能用衣裳来铺地了。

        他用粗陋不平的陶罐先帮桯俨倒了碗清水,而后才帮自己重新倒上。

        只见桓珩举起陶碗,一饮而尽,动作随意洒脱,少了王孙公子的矫揉造作,反而有些像田间劳作的庶民的动作。

        桓珩见桯俨虽有意掩饰,但仍有讶异的神情,不由畅快一笑。

        “见笑了,珩投于行伍多年,若无战事时,便与将士在边关耕作,闲时与诸将同饮,早已习惯如此做派,如今所处所见,倒叫珩回想。”

        桯俨表示理解的点了点头,其实桓珩平日里的举止皆符合王孙公子的仪态,不管昔日如何受轻视,到底也是一国公子,举止仪度都是刻在骨子里的。

        大抵也是因为今日身处农田之中,颇有昔日军中错觉,才会有这般举动。

        不过,桯俨倒是也明了为何桓珩会对田间耕种之事如此了解。能带着将士一同下田耕种,同吃同住的人,又怎么可能像那些醉生梦死的贵族一样。

        越是深入了解桓珩,桯俨就越被桓珩所折服。

        得君如此,又复何求。

        桯俨心悦诚服,他由衷的说道:“卫国能有公子,何愁不能称霸诸侯国。”

        桓珩没有太在意,反而轻轻一笑,“卫国若要强盛,无需珩,而是要仰仗如先生这般的贤才。”

        一来一往中,却更像是君臣间的默契。

        桓珩将陶碗举起,明明是清水,却比酒更能激昂人的心绪,“先生,请!”

        “哈哈哈!”,桯俨也朗声笑起来,他一同举起陶碗,二人的碗轻轻一击,发出清脆的声响。

        正好是雨后初晴,田地间微风清爽凉快,隐隐透着草木的活泛香气,将二人的言行与仰头饮水时的笑意,都衬得分外有画面感。

        就如同他们并不单单是在言笑,而像是即将载入史册的场景,背后是对列国的野心与雄雄壮志。

        犹如被乌云遮蔽,如今又重新显露出的朝阳,照耀着底下的大地,渐渐散发灼热的光芒,桓珩便是这般,终有一日,他也会在诸侯国间锋芒毕露,但届时,恐怕没人能阻挡他的野心。

        一个充满雄心壮志,徐徐升起,如旭日般的年轻王侯。

        耀眼而灼目。

        但此刻的桓珩,很明显还在积蓄力量,不断地招揽贤才。

        桯俨是,仲农亦然。

        所以当仲农安顿好剩余的幼苗,前来向桓珩告罪时,桓珩反而神情凝肃了很久。

        而后突然起身,走到仲农面前,将他扶起。

        就在仲农已做好愿受任何责难,只求让他可以照料至种子长成后,看着它收获,如此,即便是再严重的刑罚,他也可以心满意足的承受。

        然而仲农没想到的是,桓珩开口第一句便是,“连日来,有劳先生了!”

        说完,桓珩松开扶着仲农的手,向后退了一大步,双手交叠,对仲农垂首一揖。

        和预想的不喜生怒,甚至重罚并不同,桓珩郑重的行为着实让仲农措手不及,甚至有些迷茫,以至于他在桓珩这一揖后,没能及时作出回应。

        直到桓珩重新抬首,仲农才犹如大梦初醒,反应过来,自己竟硬生生的受了一个大国公子的一揖,而未回礼。

        仲农乃是农家弟子,认为即便是王孙贵族,也应当亲自劳作,加上时代限制,作为士人出身,他们对王侯的敬畏并不如后世,可是面对桓珩这样慎而又慎的举止,也叫仲农难得生出了些惶恐与自责。

        他连忙深垂腰身,“仲农何德何能,能得公子如此相待。仲农先前疏忽大意,险些将神鸟衔来的种子悉数……”

        仲农一脸愧疚,然而还没等他说完,就被桓珩握住手肘扶起。

        桓珩道:“若非先生,泱泱满田的种子,如何能长成?

        圣人尚且有疏忽,何况先生。

        先生何罪之有?若有,也是珩未能及时归卫,妥善为先生处理田间事宜,偌大的田地,尽皆系先生之手。如若珩早日着人前来相助先生,四时巡查,自不会有今日之祸。

        如此观之,乃是珩的过错。”

        桓珩不愧是在无人庇佑时,尚且能在波谲云诡的卫王宫中平安活下来的人。当他想要礼贤下士时,言语情真意切,熨贴人心,叫仲农情绪激昂,完全为之折服。

        待桓珩安慰完仲农,又好一番畅谈后,才带着桯俨离去。

        在将至王宫时,桓珩突然对桯俨道:“先生觉得,仲农来日为我卫国的大司农如何?”

        桯俨一愣,但还是很快作出回答,“窃以为,甚好。

        仲农此人乃是农家弟子,学识深厚,在诸侯国间也颇有贤名。若非与闵齐有师徒之源,恐怕闵氏一族,尚且留不下他。

        虽性情有些迂,过于至情至性,但不擅弄权,又不惧公卿,若为大司农,当不会与贵族望姓沆瀣一气。”

        桓珩微微颔首,“先生所思,与珩甚为相近。”

        照常夸赞了桯俨一番,拉近了君臣的情谊后,一直到桓珩入王宫之内,都未曾再与桯俨言说过半句。

        并非是桓珩突然间不喜桯俨了,他单纯只是将心思悉数落在了另一个人身上。若非是怕自己表现得太过明显,许久未见,他只想快些见到那人。

        但正如宋国的前车之鉴,没有人会看好王侯与神女。

        哪怕仅仅是藏在心中,不曾表露的思慕,在这个崇敬鬼神的时代看来,也是亵渎。宋国从强盛到几乎被其他诸侯国压得脸面全无,迅速的衰败起来,旁人未必会觉得是那位宋王无后,为了争夺宋王之位才引起的变故,他们只会认为,这是宋王不敬神女,是天谴。

        然而就在桓珩往摘星台走去的时候,突然又顿住脚步,他看到自己沾了泥泞的步履,就连衣摆也沾染了星星点点的泥浆。

        他在边关多年,虽然生性喜洁,但是再如何艰险的处境也待过,也和普通的将士同吃同住,可当他想到自己将去见诸萦时,对待身上被溅到的泥水,竟有了和从前未去过边疆,而是待在王宫时一样的难以忍受感,只觉得碍眼的紧。

        他抿了抿唇,转过身去。

        身后的寺人不解,好端端的桓珩公子怎么又不去摘星台了,反而准备回自己的寝殿。

        但是鉴于自己今日才犯的错,寺人实在不敢再上前问上这么一趟,万一是什么不能说的缘故,等会儿桓珩恼羞成怒,他的小命可就不保了。

        这个寺人,很明显就是今日险些跪在棉花幼苗上的人。

        就在他小心翼翼的跟在桓珩身后的时候,突然听到一声略带犹豫的声音,“丰,吾……可否比月前……”

        问话的人是桓珩,可当他看见寺人亦步亦趋,眼巴巴的瞅自己的时候,又觉得无需问话,只怕自己样貌再如何粗鄙,也能被寺人夸赞美姿仪。

        这般一想,便觉得没有意义。

        索性歇了心思。

        而那寺人正是名丰,丰是贱民,没有姓氏,但是他的父母盼望田地能丰收,便为他取名为丰,奈何丰和他的名字恰恰相反,家乡连年遭灾,鬼神不庇,为了活下去,他就被父母头插草标,卖了出去,后来不知怎么回事,就进了王宫。

        虽然绝了以后的子孙路,但好歹能活下去,哪敢再奢求其他,也不知他爹娘拿着他的卖身钱,有没有活下去。想他那些儿时的玩伴,在荒年下,如今的坟头草都快比人高了吧。

        丰来不及晃神,见桓珩迟迟不问出来,便知道他不会再问了,深知主人脾性的丰,悄无声息的又退回去,免得绕了桓珩的神思。

        丰在后头小心翼翼的跟着的时候,脑海里又回想起儿时的事,想他从前在家乡的时候,在一众小儿里,生的也是顶顶好看的,为了这个,也是有不少小姑娘喜欢他的,也不知道总给在他家门口堆花,笑起来脸圆圆的那个小姑娘出嫁了没有。

        他隐隐记得那个小姑娘名字里带个芳,忘了是叫芳姑,还是芳弗了,但是那个明亮的笑容总叫他记着,即便是再难熬的日子里,叫他想上一想,就觉得日子也不是那么苦了。

        害,但他如今也不过是一个寺人,纵使那姑娘没有出嫁,又与他有什么干系,总不好平白误了人家。

        也是今日随桓珩公子出了宫,见了那茫茫的一大片田野,倒叫他想起从前遭灾的家乡了。他不过是一介卑贱的寺人,也不知自己哪来的那么多想头。

        丰在心头暗暗的啐了自己一口,连忙收紧心神,他这等下贱人,还是愁着怎么见到明天的太阳好。

        余光撇见身后的一个面色隐隐有些雀跃的寺人,丰在心头暗骂一声,不就是见他今日挨了公子的训,竟乐成这样,肯定是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呵呵,看他怎么把这些冒头的按下去。

        也叫他们见识见识丰爷爷的厉害。

        在底下人心思浮动的时候,桓珩难得没有注意到,因为他现在心心念念的都是诸萦见到他会否嫌弃。他不是多注重容貌的人,可是月余的奔波,免不得黑了些。

        往常倒也罢了,可是对上诸萦,他即便知道二人没有可能,却总也盼望着诸萦所见到的他,都是好的一面,不能有一丝纰漏。

        其实桓珩完全多虑了,他的容貌皮相本就上佳,说句形貌昳丽完全不为过,毕竟他的生母本是一介庶民,正是因为容貌出众而被卫王偶然遇见后,惊为天人,带回王宫后日日宠幸不说,甚至愿意力排众议,立其为王后。

        可见是何等偏爱,又是何等美丽。

        否则以卫王凉薄自私的性子,又怎么可能做到这个地步。

        而卫王本身也算容貌俊秀,生下的桓珩自然不会差。

        是落到史书中,都要至少特意提上一句美姿仪的程度。

        哪怕经过月余的风霜,与烈日灼晒,虽然较从前黑了些许,但因为底子好,所以仍旧是白皙的,只是不像从前,犹如白玉般通透。

        其实他昔日在边境时,风吹日晒就从未在意过容貌,甚至因为怎么晒都比旁人白皙,落在一群黑黝黝的大老粗中间如同鹤立鸡群而苦闷过。

        后来回到卫王宫,很快便养了回来,莫说和男子比,就是养在内室的贵女们,恐怕也比不上他白皙。

        好在桓珩如今手握大权,执掌政事,威势愈发显盛,又有驻守边关多年而养出来的血气,寻常人连待在他身边都有深深的压迫感,更莫说注意他的容貌了。

        否则,桓珩大抵得像从前刚从军时一样,杀鸡儆猴,在众人面前好好的立威,也免得他们只盯着他的容貌,生出轻视来。

        等到桓珩在内室沐浴完出来时,难得在铜镜前停留了一会儿。

        从小服侍桓珩的丰怎么可能瞧不出来,他暗戳戳顶开其他人,凑到桓珩身旁,恭维道:“公子丰神俊朗,卫国上下无人能及。”

        桓珩面色平淡的睨了丰一眼,没有说话。

        旁人或许认为是桓珩生性最不喜旁人提及自己的容貌,丰拍马屁拍到马脚上,引得公子嫌隙。

        但深知桓珩脾性的丰却知道自己这马屁恰好拍到了点子上,公子应当是极为满意的。

        等桓珩遣开他们,独自一人出殿门的时候,丰对上那些不时耳语两句,不经意间就显露点幸灾乐祸神色的其他寺人,嗤了一声,然后昂着头走了。

        留下旁边的那些寺人窃窃私语了起来。

        “也不知道他得意个什么劲。”

        “可不就是,一连两次遭公子厌弃,迟早有一日被公子赶出去。”

        丰可听不见他们在说什么,就算听到了也不会计较,这些人都是桓珩从边关回来后才到公子身边伺候的,哪有他清楚公子的脾性。

        有后面一遭,今日就算是了了,公子可不会再计较。

        而被这些人心心念念想着讨好的公子,如今正在诸萦摘星台前。

        不是他不进去,而是守门的小纸人不肯让他进去。

        许久未见了,这些小纸人压根没有记住桓珩从前对它们是如何好。

        好在桓珩深知小纸人的脾性,也不在意这些小没良心的,而是早有准备,取出一些小纸团收买小纸人。

        小纸人见到纸团,闻着墨香,兴奋得先是蹦了起来,后来反应过来,又矜持的把小手手交叠,露出一副不为所动的样子。

        直到……

        桓珩又拿出了一整袋的纸团,诱得小纸人直盯着纸团,目光离都离不开。

        换做从前,抢了纸鹤的、拥有双份口粮的小纸人还不会如此禁不住诱惑,可是如今诸萦严格管制它们的口粮,一只纸只能吃自己的一份,可不就难以抗拒了吗。

        看在这些纸团的份上,小纸人“勉勉强强”同意了进门帮桓珩禀告。

        很快,桓珩就得以进门。

        他先是向诸萦行礼,跪下伏地,端端正正的行完大礼后,也并未起身,而是双手交叠,头微垂,目不直视,“神女仁德,留得一份生机。”

        一听桓珩的话,诸萦就知晓一切如自己所料。

        她笑得端庄持重,抬起手来,“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只盼尔等珍之重之,勿要费了吾的一番心意。”

        桓珩仍旧是跪着的,他缓缓抬头,望着诸萦,目光内敛自持,却又郑重无比的承诺道:“珩与卫国,皆不敢相负。”

        他像是在回应诸萦的上一句话,却又像是不止如此。

        诸萦并没有听出不对劲,她微微一笑,“甚好。”

        桓珩看得出诸萦没有放在心上,但他也不甚在意,而是顺着诸萦的话,缓缓扬起笑容,神情是说不出的柔和。

        若是让旁人瞧见了,恐怕要震惊不已,原来桓珩也能有如此温和的目光。

        但这样的目光,却仅仅只有上首的人能瞧见。

        可惜,她从不曾在意。

        诸萦没有再继续聊棉花种子的事,既然桓珩回来了,那么曲辕犁的事情自然要尽快做出来,上次她做出来了白纸,虽然传扬了出去,却总觉得有所欠缺,卫王的行事手段着实比不过桓珩。

        所以诸萦决定将这些交给桓珩。

        再说了,桓珩回来还带了桯俨。即便她不亲眼看着他们私底下怎么相处,但从城门口众臣相迎他们二人的场景上来看,都能看出来桯俨甚是信服桓珩,如此一来,让桓珩去做再是合适不过。

        不过,她先要解决的,是另一样东西。

        铁。

        作者有话说:

        桓.以色事人.珩

        感谢在2022-06-2113:53:48~2022-06-2322:26:0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涟漪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白桃乌龙茶、悠悠6瓶;梦玉箫5瓶;498132553瓶;月泪舞、周2瓶;/尔倪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https://www.02shuwu.cc/147_147997/799050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wu.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wu.cc